【学习班车】该怎么看年轻人过“洋节”

发布者:文学院发布时间:2023-12-22浏览次数:59

前些天,上海万圣节cos(角色扮演)盛况火爆出圈引发全网热议每逢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关于“洋节”的话题就会被频繁提及。那么,如何看待今年的上海万圣节?浙江宣传 的这篇文章是从以下三块内容来展开的。

今年上海万圣节的cos场面,不是西方吸血鬼恶魔骷髅,也不是带着孩子去邻居家要糖捣蛋,而是“本土化”了。有孙悟空、唐僧、财神等中国传统元素,有甄嬛、安陵容、祺贵人等影视剧角色,还有明星、名人模仿秀、互联网的经典表情包、本土热梗等等。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年轻人cos自己喜欢或讨厌、觉得有趣或想要嘲讽的角色,尽情做一个快乐的“显眼包”。对他们来说,节日是表皮,快乐是筋骨,主打的就是释放压力、追求开心。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年轻人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我们不提倡过“洋节”,但也不会对过“洋节”的年轻人求全责备、一味指责,而应深一层看到过节背后年轻人的心理特征和情感诉求,进而加以正向引导。

我们需要厘清下面几个“不等于”。

接受形式,不等于认同价值。其实,诸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一类的“洋节”传入国内后,大多已被“本土化”改造。比如,讲求好彩头的国人把苹果称为“平安果”,流行在平安夜送苹果,但西方圣诞节并没有这一“习俗”。我们不能把“洋节”的流行,等同于对其背后价值观的认同。

赓续传统,不等于盲目排外。我们需要积极创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传统节日,在过传统节日当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也不能因此把“洋节”拦在门外。“洋节”进入中国,可以说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文化碰撞,正如在不少西方国家和地区,“中国节”正越发走俏。比如,今年春节期间,数十万民众聚集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舞龙舞狮,锣鼓喧天;美国纽约州将中国农历大年初一定为全州法定节日,世界各地的“中国味儿”越来越浓。

开放包容,不等于放之任之。面对“洋节”,无需谈之色变,但也不能放之任之。理性的选择是不忘传统,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抽离“洋节”文化中诸如宗教信仰等西方元素,警惕美西方国家借“洋节”搞意识形态渗透,留存爱、快乐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元素。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伴随着“地球村”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节日文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看世界的“窗”,也给我们带来了现实考验。至少有以下三点需要把握好。

第一,“拿来主义”不可取。年轻人可以追求好玩、新潮,但追求的应是符合中国文化内核的“真善美”,比如在感恩节学会关爱、给予和宽容。让青少年领略一个斑斓多姿的“地球村”大有裨益,关键在于如何教育引领,引导他们涵养家国的情怀,体悟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更好地守牢根脉。一些年轻人对“洋节”趋之若鹜,奉行“拿来主义”,完全沉溺于过“洋节”,是值得警惕的。

第二,追求狂欢要有度。去年韩国万圣节狂欢引发的踩踏事件,触目惊心。今年万圣节,在上海巨鹿路,警方增派了民警、辅警等安保力量,加强对现场人流、车辆的疏导和管控。有安全才有快乐,当维护秩序的交警笑答“我不是cosplay”时,这份和谐、欢乐显得更为松弛,只因有了安全为前提。

第三,别把低俗当个性。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应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是起码的文明底线、行为底线。聚会狂欢也好,角色扮演也罢,谁都不能违反法律法规,也不能妨碍他人正当利益。个性不是无节制的“放飞自我”,更不是毫无禁忌的“不管不顾”。无论何时何场景,文明都应是一种素质、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