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学外语部成功举办了一场围绕“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探讨”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旨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共话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路径。
研讨会伊始,浙师大外语学院冯宝鑫博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主题为“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外语教育教学”。冯博士深入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娓娓道来教师该如何借人工智能之巧,雕琢课程设计,革新教学之法,从而升华学生的学习体验。他展示了一系列实用的AI 智能工具,并现场进行了操作演示与培训,让参会教师们亲身体验到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这一环节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也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融入现代技术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法。
在随后的环节中,三位教师分别就各自的教改课题成果进行了分享与研讨,展示了大学外语部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
潘晓红老师介绍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她详细讲解了如何以产出为导向,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循环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潘老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一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赋能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效。
袁敏老师分享了“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及课堂应用实践探索”。袁老师首先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理念与实施策略。她力倡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介绍了如何通过小组项目等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打造一个活力四溢、成效斐然的英语学习环境。
邵艳春老师则聚焦“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深入剖析了新文科建设浪潮赋予大学英语教学的崭新使命与严苛挑战,以宏阔视野勾勒课程体系优化蓝图,精心甄选与时俱进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与教学工具,巧妙重塑教学评价体系。其研究成果精准地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指明方向,课程设计当与专业需求、社会实际紧密相拥。她提出,教师们应在教学实践中精准发力,全力铸就学生卓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深厚综合素养根基,为他们迈向未来职业征途铺设坚实砖石。
三位教师的分享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参会教师们就智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学习共同体建设、课程改革实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大学外语部主任邵艳春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是大学外语部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专家讲座与教师分享相结合的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实践经验借鉴。她鼓励教师们积极将研讨会所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大学外语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大学外语部将秉持“学科交融、守正固本、智慧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改革。